秦军编制
史载,秦军的最基本编制是什伍制,5人为1伍,10人为1什( 音:zha)。5什为1屯,设屯长1人;2屯为百,设百将1人。再往上是500人,设500主1人; 1000人则设二五百主一人。
秦军作战时采用部曲制,秦王拜大将后,根据情况设裨将,即副将,每个将领下设若干部,每部由1个校尉率领,所以1部亦称1校。部下又分若干曲,曲的指挥官曰军侯,一曲的编制大约在1000人左右。
郡县兵的编制与总兵力因史料缺失不太清楚。
陈胜、吴广起义后势如破竹,秦军主力被其吞噬大半,无兵可调的秦廷只得将骊山刑徒武装起来抵御大泽义军,却无意中打造出一支铁血兵团
陈胜、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后,队伍很快由900戍卒发展至十余万大军,义军攻城拔寨,所向无前,秦军有生力量被大量消耗,秦廷不得已将修筑骊山陵的十余万刑徒武装起来抵抗义军,不料这支由苦役犯组成的杂牌军在名将章邯的指挥下打仗凶悍无比,屡破陈胜、吴广,成为义军畏之如虎之劲敌。
长城军团 、骊山兵团两大秦军主力,谁的战力更强?
按史料记载,戍卒即后来的边防军,是秦朝的常备军,亦称正规军。戍卒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,日常主要任务是训练和作战,是秦军中最精锐的主要力量。长城军团的指挥官大都是秦军名将,蒙恬、王离均是智勇双全、屡建战功、赫赫有名的功勋大将。
但从后来与各路义军作战的实际情况看:章邯的骊山兵团河王离的长城军团单兵战斗力差不太多,整体则是长城军团稍强。后来,临危受命的章邯大军击溃陈胜麾下骁将周文,之后屡获胜利,一举攻破濯池,周文走投无路,被迫自杀。之后,章邯指挥这支由刑徒、苦役组成的大军连续征战,屡破陈、吴义军,又攻克重镇荥阳,阵斩义军大将川臧等人,歼敌无数,接着又一鼓作气连战连捷,击杀不少义军将领,陈胜屡战屡败,被迫退往城父。之后章邯率军围困城父,却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,长期的围困终于激发了城中义军内乱,吴广被自己人杀害,陈胜车夫庄贾趁乱谋杀主人,提着陈胜首级向章邯投降。后来,章邯又在定陶将江东义军首领项梁斩杀。
章邯的骊山兵团平定陈胜、吴广起义后 ,又与项梁、项羽叔侄的江东子弟兵鏖战,虽然屡克强敌,自身战损也很大,所以连续两次得到关中地区的增援和补充,这些补充进骊山兵团的人马除关中地区的郡县兵(预备役士兵) 外,还包括秦军中最精锐的京师卫戍部队。从实际战例来看,章邯大军的单兵作战能力似乎强于王离的长城边防军团。而且章邯部队的战斗骨干大多为修陵刑徒,为改变命运皆能拼死苦战,打起仗来以一当十,勇不可当 ,经连年征战已经打了无数胜仗,有着与造反军长期搏杀积累的丰富实战经验,其军队的总体战力肯定强于王离的长城军团。
王离的长城边防军团也有强过章邯骊山兵团之处,那就是善打野战,尤其是那支能骑善射、冲锋陷阵、无坚不摧的骑兵,这点是章邯部队所不具备的。后来项羽楚军中最犀利的骑兵部队大都是来自王离兵团的降卒,而这支精锐的、无往而不胜的骑兵部队正是日后项羽能击服群雄、称霸天下的最大资本 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