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6-03 07:18:06 世界杯冠军教练

大河报记者观察发现,两个小时的“黄播”表演,女主播获得的礼物数,就动辄上10万,很多都达到了20多万。根据计算,女主播被刷出来的礼物,需要看客们总共花费上万元、上十万元才能购买得到。

在“黄播”APP中,女主播几乎清一色地通过各种诱惑,吸引网友刷“钻戒”“跑车”等礼物。而按照各平台规定,女主播们获刷的礼物,只要不少于一定的基数,都可以定期兑现为人民币,成为自己收入。这种只需要一部手机的低成本投入,因为具有较高的收入回报,吸引了不少女性加入。

大河报记者借口应聘女主播,与多款“黄播”APP的平台客服通过QQ取得了联系。其中,橙×直播客服人员称,女主播所得收入,平台需要抽成60%,主播只能拿走40%。其他多家直播APP的客服人员的答复也显示,这种主播与平台的分成比例,大多是四六开。

据了解,即便按照四六开这一普遍“行规”,以女主播较高的人气和礼物数计算,她们的收入也堪称不菲。而相对于女主播和平台的高额收入,这些一般只有10-30M大小的APP,不少网络科技公司的销售报价不过两三万元。运作“黄播”APP,堪称一本万利。

运作|渠道隐秘频繁换壳,极力规避监管

因为知道违规违法,很多进行淫秽表演的女主播都会采取出售“门票”,将支付“门票”的看客们拉进一个需要密码才能进入的私密房间,从而躲避举报和监管。

在进入这些“黄播”房间后,界面上全部都有平台的官方QQ群。这些QQ群都是2000人的大群,一个平台往往设立七八个,甚至十几个大群。在这些QQ群中,平台的管理员会发布某位女主播的某种表演手法、平台将在某个时间段关闭整顿等公告。

大河报记者发现,因为ios系统对APP的限制较多,“黄播”APP大都只有安卓版。同时,与正规开发的APP相比,“黄播”APP绝大多数都不提供正规APP商店下载渠道,少数通过软件网站、多数通过QQ群渠道提供下载、传播,规避了APP审核的环节。

在QQ群中,一旦平台被关闭,平台管理员都会发布新的APP名称,并在群文件中共享软件下载,而这些新下载的APP,无论界面还是里边的女主播,都大同小异,甚至客服QQ号都完全一致。唯一不同的,只有APP的名称。

这种“换壳”的手法,在糖×直播APP中,多个女主播在直播时都有公开披露。她们都坦承,“黄播”APP的生命周期一般只有一两个月,最多半年。她们会提醒粉丝们及时下载某一款新的APP。

监管|多部新规开始实施,坊间寄予厚望

事实上,直播类APP涉黄问题,今年以来媒体已有广泛关注和披露。相关部门也曾给予整治,但反弹现象仍在。

对一些“黄播”APP,大河报记者也曾在多个平台通过他们设置的十分不显眼的“举报”途径进行了举报,但所有的涉黄主播被举报后长时间内依然如故,包括平台在内,均未受到明显影响。

除此之外,如果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举报,因这些APP并没有明确的运作机构及地点,职能部门往往也束手无策。

在诸多涉黄APP中,记者只发现“蜜×直播”APP在一家软件网站中标注了运营机构——杭州蜜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。记者致电该公司一名杨姓工作人员,对方表示,对平台涉黄问题,他管不了。

直播行业鱼龙混杂,文化部于今年12月2日印发、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《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》中,有不少针对性的新的规范,尤其是运营单位方面。根据办法,从事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的单位,应当申请取得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,并建立内部巡查监督管理制度,记录全部网络表演视频资料并妥善保存,资料保存时间不得少于60日,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。

此前不久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、网信办等部门也都出台了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等多部针对性规定。

“黄播”大肆敛财,能否追究刑责?

对于“黄播”的危害,多位市民特别是家有未成年人的家长,都和向本报投诉的刘先生一样,表达了愤怒。“应该说,网络直播是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,也有市场需求,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,这些靠性暗示、性行为为特点的淫秽直播,真的是污染了行业,污染了社会风气,希望有关部门能切实进行规范和整治。”多位关注“黄播”问题的市民说。

国家高级心理保健师、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、高级心理督导师、河南省妇联12338心理志愿服务团团长刘金洋认为,沉迷淫秽直播,会对人的生理带来危害,会在心理层面产生负面影响,特别是对未成年人。这种低级趣味的追求,会让一个正常人逐渐萎靡,并丧失对工作、对生活、对家庭应有的责任,并瓦解社会正能量,危害极大。

声音

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伟表示,“黄播”运营者包括与其具有合作关系的主播在内,公安机关可以追究其聚众淫乱的治安责任或刑事责任。如果敛财达到了一定的数额,公安机关也有依据追究其非法经营的刑事责任。

“对这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,如果通过行政处罚得不到震慑,不妨根据实际情况,上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进行打击。”他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