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25 06:43:14 世界杯冠军教练

结构与工艺槊头形制:棱形铁刃,长度50-60厘米,刃部带破甲棱(参考唐代李寿墓壁画、昭陵壁画中的槊形制),可穿透锁子甲与札甲。 配件:部分槊头基部设“留情结”(防止贯穿过深难以拔出),槊尾装铜鐏(平衡重心,亦可作钝击)。 槊杆

材质:以柘木(桑科,质地坚韧)为首选,次用桑、柞、藤或竹。

工艺:取韧木主干劈为细蔑条,油浸一年后阴干,以鱼鳔胶黏合为杆芯。

横向缠绕麻绳并勒入杆体,裹葛布涂生漆,反复阴干至“刀砍如金铁声,不裂不折”(《考工记》注疏)。

成品需达到平衡标准:悬槊尾二尺,槊身两端不坠(《唐六典·武库令》)。

尺寸:南北朝马槊全长可达二丈四尺(约5.5米),唐槊多为丈六(约3.68米)。

造价与象征一杆槊耗时三年,成功率仅四成,废弃木材可造十架强弓(《太白阴经》)。

成为门阀贵族身份象征,如唐初尉迟恭、程知节等均出身世家,以善用马槊著称。 历史发展起源与兴盛汉末至魏晋:骑兵逐渐取代战车,长矛成为主要武器。东汉《释名·释兵》:“矛长丈八曰矟,马上所持。”

南北朝:马镫普及(参考辽宁北燕冯素弗墓出土双镫)使骑兵可双手持槊冲锋,重甲骑兵(如北魏“铁骑为群,槊多白真毦”)成为战场核心(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)。

隋唐:槊为“唐六驽”之外禁军标准装备,李世民玄甲军“皆衣黑衣玄甲,执槊冲锋”(《资治通鉴》)。 没落原因军事层面:宋代丧失幽云十六州与河套产马地,重骑兵规模锐减;步兵以弩阵(神臂弓)、长枪方阵(如岳飞“麻扎刀”战术)克制骑兵。

经济层面:槊工艺复杂,成本远高于制式长枪(《武经总要》载宋军以钩镰枪、鸦项枪为主)。

社会层面:门阀制度瓦解,职业军官取代贵族领兵,武器趋向标准化。 种类与用途马槊骑兵专用,全长3.5-5米,需配合马镫与高桥马鞍使用。

战术:冲锋时夹槊于腋下(“夹枪冲锋”),近战可劈、扫、挑(《马槊谱序》:“马上纵横,击刺之法不可穷”)。 步槊南北朝步兵用长矛,长度约4-5米,形制简化(无复杂槊杆工艺),用于对抗骑兵(《宋书·武帝纪》载刘裕以步槊方阵破鲜卑铁骑)。 杂槊宋元后民间武术器械,如枣阳槊(狼牙棒形)、禹王槊(铁棒铸手掌形),属礼仪或演义武器,非实战所用(《武备志》称其“形诡而无战阵之用”)。著名使用者与文献尉迟恭《资治通鉴》载李世民赞:“公执槊相随,虽百万众若我何!”洛阳之战中,尉迟恭以槊刺单雄信落马,救李世民于围困。程知节(程咬金)《旧唐书》载其“少骁勇,善用马槊”,参与玄武门之变时率甲士持槊控制宫禁。

李存孝《旧五代史》载其“被重铠橐弓坐槊,万人辟易”,以槊破后梁军阵,时称“王不过霸,将不过李”。 文献记载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宏军中有黑毡行殿……槊多白真毦,铁骑为群。”《梁书·羊侃传》:“侃执矟上马,左右击刺,特尽其妙。”《宋史·仪卫志》:“?矟,唐金吾将军执之……卤簿出则八枚前导。” 参考文献1. 杨泓,《中国古代兵器论丛》,文物出版社,1980.

2. 王援朝,《唐五代骑兵研究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.

3. 《南齐书》《旧唐书》《资治通鉴》相关列传.

4. 考古报告:西安何家村唐代兵器窖藏、昭陵壁画兵器图像分析.